這一期電子報,希望與您分享在視障長者成長團體與盲朋友快樂學堂中,視障長輩對於自己老年生活的想法,以及面對哪些老年生活的課題。
 
團體和學堂,讓我們能近身與長輩相處互動,留心觀察長輩的活動力,閒話家常當中,了解長輩最近的飲食、作息、心情如何,幫助我們從各個面向了解長輩的身心狀態。
 
讓我們的視障獨老社工以及快樂學堂班主任談談,他們在陪伴服務的過程中的看見與反思,以及長輩生活產生的改變。

友誼和快樂為生活加味

撰文:黃昭蓉(盲朋友快樂學堂班主任)
 
參與盲朋友快樂學堂的志工看著來上課的視障長輩,對我說:「同學們感覺跟去年不一樣了耶!」是啊,已經三歲的快樂學堂,陪著視障長輩讓生活開始有了變化,體會年老了依然可以擁有快樂社交生活。
 
參加學堂故事時光的阿財伯半開玩笑說是被我「拐」來的!阿財伯平常大多時間都自己一個人在租屋處泡茶、喝茶、聽收音機,鮮少有其他休閒娛樂。我一直鼓勵他既然有空就來參加,阿財伯終於願意嘗試看看。阿財伯個性較木訥,伴隨聽力障礙,加入故事時光前幾週,大部分時間都靜靜坐在位置上,極少主動開口,更遑論與同學互動,似乎學堂上的事物都與他缺乏一絲連結。
 
漸漸地,同學間的關心問候、老師的引導、志工夥伴的關懷,這些人際互動中積累出的養分,緩緩地在阿財伯身上沉浸變化。現在的阿財伯在學堂前半小時的暖身,不再需要我們鼓舞,就會隨著音樂跳動起來,使力地伸展四肢,阿財伯擦掉臉頰上的汗珠,笑開懷說:「有流到汗這樣很好啊!」。老師帶領大家腦力激盪情境隨想,阿財伯不再只是聽別人說或當句點王,開始會天馬行空說出自己的想像。雖然學堂時光只有幾個小時,卻讓阿財伯的生活不再只有獨自泡茶聽廣播,在學堂中建立友誼,讓生活中有了聊天的對象與話題。
 
盲朋友快樂學堂就如同品茶一般,起初入口可能苦澀而猶豫是否繼續參加,參與投入就像茶飲入喉,後韻回甘。快樂學堂規劃視障長輩感興趣的主題,包含音樂歌唱、「坐」運動健康促進與戲劇療育,對視障長輩更重要的影響,是創造共同的經驗和回憶,成為生活裡正向的動力!
了解盲朋友快樂學堂

探索人生甘苦,迎接老年挑戰

撰文:郭己萱(視障獨老社工)
 
隨著時代推進,醫療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的平均餘命延長,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高齡化除了其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對於長者個人生涯規劃也是一個重大課題。生老病死是人生中必經的過程,然而台灣社會文化忌諱討論生病、死亡。當長者面對重大疾病和死亡這樣的人生轉折時,會感到萬分挫折,難以再恢復正常生活。
 
面對老年生活,視障長者同樣會遇到這些人生課題,因此今年的生命成長團體以安老人生為主題,希望能夠協助視障長者思考生命規劃。團體中,老師引導成員們回憶過往,分享人生中印象深刻的事。後天失明的成員訴說過往時,往往會提到自己失明時生活與心理的轉變。林伯伯就分享小學時期很活躍,到處參加活動、比賽,但12歲那年生病失明,那段時間是最黑暗的時刻,林伯伯15歲時進入啟明學校,參加合唱團學習樂器和學柔道,還代表台灣參加殘障奧運拿到柔道銅牌,對他來說是件非常驕傲的事。
 
過往的經歷都是奠定現在的基石,對於挫折多用過往的經驗面對,多位成員都有分享自己面對親友生病與死亡時的心境。陳奶奶分享由於先生多年前罹癌、經歷悲傷無助的求醫過程,透過信仰及禱告,先生至今健康渡過,如未來自己得到重症會希望提早知道,讓自己的身心靈都先預備調整並學習放下;若是家人罹病也會提早告知以了解家人的心願。另外陳奶奶也分享了一位朋友的做法,朋友的先生很早就過世了,那位朋友全心投入教會服事、幫助弱勢,陳奶奶認為看事情要正面思考。
 
希望透過老師的引導,讓視障長者開始思考未來的規劃,並為此開始有些行動,有人注重健康,就找營養師來幫助自己、接觸各種營養知識調整飲食;有人想找朋友,團體裡的成員立刻發出邀請進他們所舉辦的茶話會。可見規劃未來時,除了滿足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也是被注重的,張阿姨表示東方人較不願意將愛說出口,對親密的人也較無耐心,覺得道愛需要一些情境氛圍的鋪陳,人生無常,更應該把握機會習學習道謝、道愛。
 
廖伯伯提到在團體中才有機會深入談這些話題,這都是人生要面對的,讓自己可以多想一想,也能聽聽別人的經驗。儘管團體結束,成員間的友誼可以持續,繼續追尋自己重視的價值,由內在長出力量面對老年生活的挑戰。
 
了解視障獨老困境

募款專案

高齡的視障獨居老人,沒有依靠,照顧自己越來越吃力。吃錯藥、失足跌倒,面對生活的磨難,只有聽天由命。
我要捐款
面對家中有視多障孩子的無助以及多重的挑戰,家長好擔心孩子的學習、無法適應社會,更擔心孩子的未來。
我要捐款
失去視力身處黑暗,缺乏安全感,令視障朋友行動受限。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皆須仰賴他人幫忙完成,也令視障朋友失去了自信。
我要捐款
Facebook
加 Line 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