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牧琪(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研發)
林奶奶和陳爺爺是攜手29年的夫妻。他們都是視障者,過去也曾是視障按摩師。如今,一位身體漸漸衰弱退化,另一位年近八十仍堅持親力親為照顧太太。
這天,社工與職能治療師一起來到他們家,展開第一次的居家復能訪視。 安靜的奶奶她,其實很很敏銳
林奶奶因視神經萎縮導致雙眼失明,加上聽力障礙,過去又因子宮內膜異位與巧克力囊腫而開刀,使她的日常生活都難以自理。由於夜裡常有身體疼痛的困擾,除了定期就醫之外,社工安排引介居家復能服務一起幫助奶奶。
林奶奶的話不多、聽力也不好,需要靠近又大聲說話才能聽得清楚。職能治療師說:「林奶奶,我們現在要做一些復健動作。」語速慢慢的、音調溫和又明亮,像是用聲音一步一步牽著她前進。做著做著,林奶奶突然說:「這個有點痠。」職能治療師回應:「妳以前幫客人按摩時,客人也會說痠對吧?妳也會請他們忍耐一下,那妳現在對自己,也要像對客人一樣喔。」林奶奶想了一下,雖然沒有說話,但嘴角微微上揚微笑,神情也明顯專注了起來。
雖然林奶奶的身體不那麼柔軟,但她對職能治療師的指令反應很快,也能準確地跟上動作。職能治療師細心觀察她的節奏,不急、不催,也不要求一次就做到標準,而是以她覺得舒服的方式陪她慢慢完成。其實,只要有人願意放慢腳步等一下、給她一點時間,她一樣能做得很好。 照顧者也要懂得照顧自己 照顧林奶奶多年的陳爺爺為視障全盲,年輕時曾動過腸胃手術,因此年近八十的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特別謹慎,不管是在飲食、重量,還是排便頻率都有一套標準。這些年來,他全靠自己摸索,為的就是盡可能維持健康,繼續照顧林奶奶,但這樣的自律同時也帶來不少焦慮。
陳爺爺的筋骨相當柔軟,不過職能治療師在評估陳爺爺的肌力時,發現他臀部力量偏弱,可能會是影響排便的原因之一。當陳爺爺還在滔滔不絕地分享他如何維持健康時,職能治療師一邊聽、一邊點頭,接著說:「陳爺爺,你可以試著練一下臀部的力量,像這樣坐下再站起來,這樣會很有幫助。」針對飲食,職能治療師也回應:「吃的部分也不用太複雜,可以直接用手掌來計算一天蛋白質的量。」
整個過程,職能治療師不時以專業角度告訴陳爺爺的身體已經保持得很好,只是還有些地方可以再加強,讓陳爺爺能多一點安心、少一點焦慮。那一刻,陳爺爺不再只是照顧者,而是一個也需要被照顧的人。 居家復能不只是復建,更是重新參與生活 在這個視障老老家庭裡,我們可以看見兩種努力:一種是林奶奶在每一項動作都在嘗試與自己的身體和生活重新建立連結;另一種是陳爺爺把全部的心力都投注在「要活下去」的信念。
而在這樣的努力之間,我們也看見,居家復能的介入職能治療師的陪伴不只是提供復健和訓練,更是讓這群視障長輩,都有機會好好照顧自己,並重新參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