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鈺祥 (職能治療師)
「如果我能看得見,就能輕易地分辨白天黑夜……」你是否有聽過這首耳熟能詳的歌呢?出自於蕭煌奇的歌曲「你是我的眼」。
事實上,眼睛會隨著老化慢慢退化,甚至因為不同的疾病影響程度也會不同。因此,當我們逐漸邁向高齡,不單只是要注意肌力夠不夠、是否會失智,定期注意一下自己的視力狀況也是相當重要的。
以下兩個題目出自於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長者估能自評量表,讓我們一起來練習看看,如果有這樣的情形就打勾。 Q1.您的眼睛看遠、看近或閱讀是否有困難? 實務上,遠距離上你是否可以看見三公尺遠的時鐘或日曆上的星期幾。
Q2.有眼睛疾病(例如:高度近視500度以上、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沒有定期回診、有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但過去1年不曾接受眼科檢查。 上述情形都是非常容易造成視力退化的原因。
如果以上的情形,有符合其中某一項,強烈建議可以轉介眼科檢查。檢查是為了讓你有所準備,才能成功預防及延緩視力退化。加上現在醫療技術非常不錯,大多早期發現,不少是可以透過開刀手術而有所改善。若不能靠手術的,也能透過藥物使用和健康管理來維持住視力。
我也很常被問到,「我不想要開刀手術怎麼辦?」、「藥物使用和健康管理上我真的有困難?」、「如果沒辦法維持住視力怎麼辦?」這就是跟我前面所提,提早發現提早處理有關。那就要提早做預備,這一點很重要。不少人會不願意就醫、找各種方法和偏方,認為眼睛多休息就會好的信念……等等。
因為沒有提早做準備,當視力退化到一個地步時才開始改變和調整,往往不只是維持視力效果有限,而是在身心靈上的適應上困難,進而感到憂鬱、害怕和絕望。
我們需要好好聊聊視覺障礙這個議題,就像台灣近年談論高齡、肌少症和失智症一樣。作者本身的外婆與奶奶到了老年也看不見,但因為提早預備看不見的日子,至今生活上都相當的獨立。因此,我會鼓勵,無論你是甚麼樣的族群,我們都可以花一點時間思考,面對看不見的日子,我真的知道怎麼樣準備嗎?
提供簡易五點檢核給讀者們: 1. 視覺障礙者可以怎麼樣獨立生活,不依賴他人照顧。 2. 合適的居家環境與路線怎麼設計。 3. 視覺障礙者有關的資源有哪些可以連結。 4. 身障與長照服務知道怎麼申請和運用。 5. 知道如何準備好自己的身心靈狀態。
如果大略知道以上這五點,也比較有積極正向的態度去面對和準備,才能過著舒適的生活。讓我們一起預約一個不怕看不見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