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受限卻關不住想要接觸世界的心

2023/04/26
 | 盲朋友故事

擘畫理想老後生活─王志孟

面對晚年失明,王志孟用了柳宗元的這首詩詞來描述心中感受。他認為,對中途失明者來說,人生就像是突然被帶上一條杳無人跡的荒煙小徑,自己就是那個披戴著蓑衣笠帽的老漁翁,獨自在這條路上孤獨的踽踽前行。

「雖然,理論上現在針對各個年齡層、各種族群制定的福利政策、活動好像是蠻多的,再加上住台北,資源也相對是最豐富的地方,但我還是很希望,盲朋友的日常生活範圍可以更廣、更多一些,眼睛看不到就讓活動設下重重限制,很多時候都落得,『能用得多,用得上的少』的窘境。」

「還有,隨著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多人步入晚年,盲朋友的健康議題、醫療決策的權利,也都在年紀越大時,需要更多認識、被人更多看見與思索的重要議題。」

 

失明後的行動限制與失落

王志孟先生今年68歲,大約10年前因糖尿病宿疾造成視力急遽下降,又因著未能讓醫療資源即時介入,不幸未能保留視力。

幾年前,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也曾與其做過一次訪談,在當時,王志孟表示,「面對自己走入了失明的世界,想來我還沒有完全調適好、沒能接受日子有了這麼翻天覆地的轉變。」

失明前,王志孟任職於中華電信,30多年的服務資歷讓他能執掌資訊管理與全省業務協調,在年資屆滿、剛退休時曾把握時光投入志工服務,也不忘滿足自己喜歡遊山玩水的性格,在全台各地走跳。

失明後,在調適心靜的同時,為要建立在缺乏視覺下仍能四處行動的能力,王志孟曾吃過一些苦頭,包括了夜間起床想上廁所,卻不慎踢到物品受傷;燒完開水,太急著拿水壺導致手部燙傷……等意外。

「主要是安全問題,畢竟受傷後多少有點怕怕的。」王志孟說。

多有限制的日常生活

縱使,幾番跌跌撞望後,王志孟申請了臨托服務員前來協助。他認為,透過服務員的幫忙,生活算是便利了不少,「稍微可惜的是,這兩年適逢新冠疫情,服務員都是戴口罩、帶消毒酒精的大陣仗前來案家。主要都是確實快速的把工作完成就離開,沒辦法和我們多聊聊。再加上疫情期間,為了符合政府的防疫規範,很多平常有在參加的活動也都是一律停辦,日常生活提然就少了很多陪伴、與人互動的機會,冷清了不少。」

王志孟表示,對視障者來說,在看不見的情況下擁有朋友是很重要的事情,「盲人或明眼人都可以,主要是希望有人可以聊天,心情好時唱唱歌,比起每天都只能在家規律的早睡早起,在屋子內聽電視新聞、聽收音機來想辦法過完一天的時間,實在很想要出門走走、和整個社會保持互動。」

「出門走走」對王志孟來說,是一個持續放在心中的想望,他表示:「我知道每個人的需要都不同,有些人希望有好的居家照顧,在家相對來說舒服也安全,但我希望能走出去,有更寬闊的生活空間。」

他提及去年曾參與的那場盲朋友戶外烤肉活動,「很熱鬧啊,氣氛很好。」他認為視障者是很需要在安全的狀況下外出活動,「走到戶外,戴個簡單的食物,盲朋友半日遊,聽起來多好!」

「我認為,只要明眼人願意,撥個時間帶我們走進室外,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王志孟說明,累積了這幾年來與明眼人的互動經驗,查覺到社會大眾常常會預設「看不到就代表什麼都不行了吧?」

實則不然。盲朋友僅是受限於視力問題,藉由學習定向、熟悉環境或活動路線後,多數人依舊能行動自如,「會擔心的話,其實從短距離、短時間開始也可以。有行動上的付出,才會慢慢帶動改變產生。」

「還有,也想跟大家說,盲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脆弱,不見得視障者每件事、每步路都需要幫忙,我知道有些人就是單純的善意與熱心,可是若帶著『欸,看不到好可憐』的心態接近,我們也都能感受得到。」

而針對「陪伴」,王志孟也想到了許多國家都有推行,但在台灣仍不那麼普遍的「導盲犬」,他表示「狗狗也可以和人作伴嘛,藉由縝密的訓練,讓狗狗不僅能陪在人身邊,也能成盲人在行動時的引導。」

最後,更多聊起當下的生活,也許是因病致盲的緣故,王志孟對個人健康與醫療選擇也有很多的思索。

他提到隨著台灣社會的老化程度越來越嚴重,「政府應該在健康促進、推廣運動的部分做更多宣導!」王志孟留意到新聞報導指出,台灣人從臥床到離世平均會是長達5到6年的時間,「預防跌倒、提升平衡感,以增進身體素質,這些都是可以減少臥床時間的要素,很值得做更多的研究、讓更多老年人知道該怎麼做。」

「還有,若是真的到了年紀很大、身體狀況很差的時候,也想知道盲朋友該如何表達自己的醫療意願,『是否插管?』、『做不做心肺復甦?』、『葬禮如何舉行?』、『遺產要怎麼分配、』也都是盲朋友之間常會討論的話題。」王志孟也主張,希望政策能朝向將多樣化的選擇與權益整合,用簡單的方式,大家才會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該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