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靜宜營養師
我們都知道身體過胖會造成百病上身,不過如果老人家太瘦或者是肌肉量不夠也可能增加跌倒導致臥床的風險,或是瘦到吞嚥的肌群,就會影響到吞嚥功能,造成失能狀態越來越嚴重!根據研究報告指出,身體肌肉量會隨著年齡增加,流失會越多,超過40歲身體的肌肉量會逐年緩慢下降,到70歲以後,肌肉的流失速率會更加明顯,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是肌少症的高風險族群呢?最簡單的測試方式就是雙手拇指和食指圍著小腿肚圈起,空隙越大,很可能就是肌少症的高風險族群了。因此怎麼吃來預防肌少症,延緩失能的發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足夠熱量是很重要的,當發現體重逐漸下降時,表示熱量攝取不夠維持身體所需,身體便會將蛋白質分解作為能量來源以維持身體細胞正常運轉,如此會加快肌少症的發生,因此建議每個月至少秤量一次體重並記錄。 蛋白質是肌肉生合成的主要來源,凡是無腎臟方面疾病的成年人,建議每餐優質蛋白質的攝取量加起來要「一手掌心」,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包括:雞肉、豬肉、魚肉、牛肉、蛋類及黃豆做的食物,如:豆腐、豆干、豆漿、豆包等等。 此外,蔬菜類和水果類也很重要,因蔬菜類和水果類可提供抗發炎物質,可以協助吃進去的蛋白質能夠充分被身體利用製造出足夠的肌肉,依國民健康署的建議每餐蔬菜類最好「至少半碗以上」,水果類的建議攝取量是「每餐水果拳頭大」的量或「切丁約八分滿碗」的量,且最好每天吃多種顏色的蔬菜類和水果類,可以提供身體更多元的抗氧化物質。 預防失能的飲食方面除了增肌外,健骨方面的營養補充也很重要,足夠的維生素D和鈣可增加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菇類食物、乳製品、蛋類及深海魚,如鮭魚、鯖魚、…等。曬太陽可以讓身體吃進去的維生素D被活化成促進身體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3,因此建議不是只有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即可喔!曬太陽的方式,建議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陽光較不強烈的時間曬10至20分鐘即可達到維生素D活化的效果。
預防肌少症的菜單範例 鮭魚鮮菇糙米炊飯 食材:糙米、白米、小米、鮭魚、鴻喜菇、美白菇、昆布、蛋、蔥花、橄欖油 調味料:白胡椒、鹽、料理米酒、高湯、鰹魚醬油、
|